熙熙媽 x 趣玩鹿 玩中學是教育及陪伴孩子的最高目標
- 熙熙媽
- 4 11 月, 2022
- 沒有評論
很多家長認為在孩子身邊就是陪伴,殊不知孩子的孤獨感依舊存在,有質量的陪伴,有深度的互動,才是學齡階段兒童真正的心之所向;那麼作家長的究竟該如何陪伴孩子呢?一起玩益智遊戲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挑選適合的優質玩具就是一門需要花心思研究的課題。首先我們從目的性、娛樂性、安全性、成長發育階段性來作為挑選的標準,以下是簡單的推薦方法。
1.增強孩子的動手能力
孩子在能長發育階段,手部肌肉需要不斷的強化練習才能從簡單動作提升到精密動作;例如知名的蒙特梭利教育,也強調利用教具學習動手能力,並提高孩子學習的興趣。啟蒙階段的孩子也是腦部發育的黃金時期,對於鮮豔的色彩、形狀的輪廓都能引發注意,因此啟蒙階段的孩子在玩具的設計方面,通常講究手部肌肉訓練、顏色感官刺激及形狀識別等特性。


以美國知名玩具品牌【Melissa & Doug】為例,就設計了符合這些理念的玩具。「手眼協調啟蒙組」、「磁力釣魚組」都是不錯的選擇。
2.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
家長把孩子送入學校,藉由成績來檢視孩子的學習力其實是偏頗的。學習力是專注力、動手能力、口說能力、領導力等綜合能力的展現,而這些能力分別都可以透過遊戲的方式來引導、強化。
【西班牙 Miniland】是寓教於樂的專業玩具品牌,也是西班牙幼教的指定廠商,例如「透光創意啟蒙智慧片 56 件組」,既可自由拼接,也可藉由解任務的方式完成引導手冊中的指定題目。透光的設計是為了更好的訓練孩子空間感,在動手訓練的同時,於腦中構建 3D 立體成像。


圖/西班牙 Miniland
3.增加孩子的學習興趣
孩子在認知學習的過程中,一定會接觸到水果、顏色、動物、交通工具、地點、季節、情緒、身體器官等主題,藉由趣味的玩具來學習,不僅可以提高學習意願,也可以在反覆遊戲的過程中強化記憶,是一種不錯的方法。美國【Tender Leaf】出品的「四季氣象觀測站」,讓孩子了解不同季節動植物的變化以及溫度、濕度的關聯性。


圖/美國【Tender Leaf】
【法國 Janod】「磁鐵遊戲書-動物拼圖」集合了小朋友的愛好,可愛動物、拼圖、繪畫創作的概念,小朋友可以自行拼貼小動物的五官,繼而觀察動物們的特點,磁體的設計也方便收納不易遺失;廠商還貼心的提供小圖卡,家長也可以善加利用圖卡而延展出其他陪寶貝學習的互動,例如英語詞彙教學、用圖卡排順序,自己嘗試編故事等等,都是不錯的多元應用。


圖/法國 Janod
4.溫故而知新 展現父母博學知識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親身示範學校知識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也是引導學習的重要環節。【香港 EDU-TOYS】「小小工程師-直線軌道」玩具造型類似現實生活中的立體機動停車場,家長選購以後可以訓練孩子強化日常觀察,遊戲拼裝的過程除了強化動手能力,這套玩具等到孩子進入小學階段,還能與物理科學知識相結合,例如: 還記得校園課程中提到的位能轉換動能嗎?還記得地心引力的學說嗎?這些死板的科學理論都可以利用這套玩具完美體現,是不是有種生活即學習的即視感呢?


圖/香港 EDU-TOYS
陪在孩子身邊不是真正的陪伴,聰明爸媽懂得利用優質玩具陪伴孩子快樂成長,共同享受別具意義的親子時光。
圖片來源/趣玩鹿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Facebook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