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仔內] Ep.10 信和電機行
信和電機行 每一台老家電,背後都有一段不為人知的過往, 不論是用了近30年的真空管音響, 或是早已雪花斑白的映像管電視, 它們都曾陪伴著我們,度過歡快的時光, 儘管青春年華已經不在, 但在信和電機行的細心修復下, 重獲新生的老家電, 將繼續陪伴我們譜出更多精采的回憶。
信和電機行 每一台老家電,背後都有一段不為人知的過往, 不論是用了近30年的真空管音響, 或是早已雪花斑白的映像管電視, 它們都曾陪伴著我們,度過歡快的時光, 儘管青春年華已經不在, 但在信和電機行的細心修復下, 重獲新生的老家電, 將繼續陪伴我們譜出更多精采的回憶。
十三商號 在外人眼中,文化沙漠總是桃園的寫照, 然而,卻有兩位熱愛桃園的年輕人, 為了打破這種認知, 辛勤走訪桃園十三鄉鎮, 發掘桃園各地的人文風情, 她們租下了一間老公寓, 透過不定時舉辦展覽, 把她們眼中桃園的美, 一覽無遺的呈現在大眾眼前, 翻轉了桃園無趣的刻板印象, 如同這間原本陳舊的老公寓, 在她們的用心經營之下蛻變為令人驚嘆的十三商號。
日日田職物所 閒置的廟埕,廢棄的倉庫 主理人高先生將過去的藝術背景投入地方, 把廢棄空間搖身一變, 轉變為充滿美學氣息的發展聚落, 坐落在永昌宮一隅的小小工作室, 正在慢慢的成長, 為大溪注入更多的美學涵養與文化。
新復昌食品行 糕餅是先人們逢年過節、祭祀神明的供品 把最好的材料揉飪在一起,放進烤爐烘烤 裊裊炊煙是對神明無上的敬意 陣陣餅香是對祖先無盡的緬懷 新復昌是從日治時期傳承至今的在地古早味 更是客家先民崇神敬祖的最佳表現。
黃仕傑是著名的生態觀察家、節目主持人、自然科普書籍作者、雨林探險家,但是鮮少有人知道他同時還是一名經驗老道的鹿角蕨愛好者,今天就讓我們透過訪問阿傑,聽他娓娓道來鹿角蕨的培養秘辛以及照料撇步吧。
水顏木房 座落於龍潭鄉間三坑路段 是家提倡侘寂美學的家具工房 融合了美學、文化、資源再生等複合性手作家具。
曙器生活陶器皿 隱身桃園中油新村靜謐巷弄裡由40年老屋改造而成慢空間。 以陶為媒介,透過藝文交流發掘回歸本質的美好生活。 找到你我身心安適的所在。
Hide Work Custom shop 位於桃園市區一隅的手工改車坊 狹小的巷弄中藏著鋼鐵美學 在車床與焊接之中的金屬火光 讓有玩車、懂車的人在這邊創造出專屬自己的二輪訂製車
張大韜黑膠小舖 位於中壢市區附近的黑膠唱片行 裝載著各式新舊交錯的旋律 沉迷於老靈魂中懷舊的音符 享受著放慢步調 靜靜挑選一張1970年的BOSTON樂團 細細品嘗唱針在黑膠唱片上的翩翩起舞